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郭庚茂: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布人:发布日期: 2014-11-17 已有人浏览

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  
(2014年10月17日,根据记录整理)    

    当前,全省各级、各部门、各条战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和推动工作。省委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河南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总体考虑,并决定在各方面广泛学习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思路举措,在年底召开的省委全会上出台相关文件,用以指导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教育事关全局,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抓好教育改革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把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谋划好,前几天我们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听取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工作汇报,听取了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这两天又到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等4所高校进行调研,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的介绍,与一些师生进行了交流。今天这个座谈会,主要是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讨论研究如何采取新的政策和措施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刚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商务学校、郑州市教育局、南阳市西峡县一高,以及许昌市、清丰县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大家总结了工作、分析了问题,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建议。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要认真梳理,结合这些意见建议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研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次调研,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总体看,近年来,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改革,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比较突出的,一是基础教育实现了由基本普及到均衡提高的转变,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二是职业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2008年以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计划,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6.5万人、居全国第2位,全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技术技能型劳动者比例明显提升。三是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适应产业结构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办学主体实现了由一元办学到多元办学的转变;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21%、居全国第1位。可以说,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财力弱的发展中省份,教育事业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难能可贵。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干部群众表示感谢!
  
  成绩应当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发展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盼,正如同志们在发言中指出的,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面临着一些挑战。从全局的角度讲,一是教育资源供给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矛盾,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教育不公平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二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脱节现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三是教育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一些政策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计划经济形成的铁交椅、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学校行政化问题突出。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下面,综合调研座谈的情况,我就新形势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谈谈看法和意见,与同志们共同研究探讨。
  
  一、进一步增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
  
  当前,我省总体上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前景光明、振奋人心,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同时又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新形势、新任务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办好了,就能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就能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教育上不去,一亿人口就会成为沉重的包袱,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拖全国的后腿。这次我们拿出时间进行专题调研,就是要表明省委、省政府的一种态度,或者说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强化一个信号:教育很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要顺利崛起、实现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人力人才资源,切实办好教育。
  
  第一,打造人力资源优势、筑牢发展之基,迫切需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与科技,基础则是学习与教育。我省人口多,是压力也是优势,教育事业发展好了,把人培养好、培训好了,把众多的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就是财富、就是竞争力。省委提出把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作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我们要反复强调,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支撑力、抓竞争力。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打造“四个河南”,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和人才支撑。
  
  第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迫切需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老百姓,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轻重缓急,想清楚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的问题。当前,就业是老百姓最紧迫的问题,是民生中首要的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不好,老百姓生活就会处于艰难的境地,不仅生活不能改善,还可能形成严重社会问题。实践证明,劳动者技能越来越成为影响就业和增收的重要因素,技能每提升一步,收入就增加一分。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保障民生,根本的出路在于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目前,由于教育普及不够、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致使一部分人无法接受教育实现技能的提高,导致没有条件找到工作,或者只能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当前,教育结构和质量与就业要求不相适应,有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的学生难以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够,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够,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够,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不够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难的“两难”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先求就业率再求提升就业品质,保障就业再就业,促进民生改善。
  
  第三,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迫切需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阶段,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原来按户籍人口规划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和办学规模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新建学校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导致城市教育资源非常紧张,“入园难”“大班额”等问题比较普遍。相反,部分农村地区则出现了班额过小、生源不足等现象,教育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学校布局与学生分布在实际上出现了脱节。教育资源与需求的错配,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城镇化的卡口,拖城镇化的后腿,影响我省城镇化的进程。我们之所以把教育牵动作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基本两牵动”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调整和完善政策,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适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城乡教育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二、把握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些都为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教育放在大局中来谋划和定位,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总书记这一要求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也很有启发意义。德是为人之本。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但要教知识,而且必须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一些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弱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多变的特点,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革新,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学校更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教育系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也是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场所。这个问题对高校来说尤为突出。中央专门下发文件,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党委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加强对各种学术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的管理,不能使其成为敌对势力思想渗透传播的空间和渠道。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活跃,但存在辨别能力不强、社会历练欠缺、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如果引导不好,扣不好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就可能误入“一步走错,步步错”的歧路,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很大的不幸。因此,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使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要加强师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确立了新的师道师范师德标准。立德树人是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素养。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讲文明的接班人,需要靠老师的辛勤工作来实现。现在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知识不培养道德,导致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淡漠和学校使命的偏离,这些问题必须坚决纠正。要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二,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合格劳动者。教育的本质和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和劳动者。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中小学举着素质教育的旗走着应试教育的路,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而忽视社会实践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有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重视不够,课程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培养合格劳动者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要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着眼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科学发展,加强急需、特色、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切实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尤其要抓好两类人才的培养。一是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对于河南来讲尤为重要。有些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抱着“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陈旧观念,轻视技能人才,这是不对的。要看到,现代社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河南人口多,不可能人人都去当研究员、工程师,把技能人才培养好了,也是我们的优势和竞争力。从人力资源的培养规律来讲,人才结构、人力结构应该有不同的层次。高校要注重分类发展,多数院校、多数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省委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前,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保障制约和总需求不足的多重挤压,沿海地区一些产业面临着留在当地等死、不得不转移的境地,承接产业转移仍是现阶段我省发展最大、最难得的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有没有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和支持我省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正确人才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坚持围绕社会需求办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设专业、按照岗位要求搞教学,培养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加快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转变。二是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当前,我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追赶步伐;另一方面,要发挥后发优势,抢占先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孕育兴起,航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给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各地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这为我们内陆省份抢占发展新的制高点提供了可能和机遇。这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要积极作为、发挥作用,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骨干高校要积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总之,人才培养要贴近社会、贴近需求、贴近实际,当然也不要走极端、不能简单化,只搞短期行为,一些基础学科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虽然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有的是一种文化传承,有的则是应用学科发展的基础,要遵循学科特点和教育规律,对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的基础学科仍要尽力发展。
  
  第三,立足产学研结合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当前,我们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弯道超车,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出人才培养成果的同时,也要多出科技创新的成果。我们在调研中看的高校,都自觉向大局靠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服务全省战略和中心任务,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和科研方向,一些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出了不少重大成果,在我省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看后,我感到很高兴、很欣慰。但也要认识到,高校科学研究与经济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强,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不够高,科研成果“创不出来、转不出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高等学校要主动融入“四个河南”建设,更加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更加主动适应当代科技创新交叉融合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握创新重点,着眼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瓶颈和难题进行攻关,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提供支撑。要打造创新载体,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等载体建设,汇聚高端人才、汇集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形成参与竞争的优势条件。要深化协同创新,同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强化与产业集聚区的合作,完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健全联合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要推动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企业需求与高校成果对接的平台,健全产学研合作孵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同时,要凸显“智库”咨政功能,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服务全省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对策研究,努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社会上有这么一种说法,教育战线是改革比较滞后的领域,原有的计划体制比较顽强、保留较多。这个话不一定全对,但也不无道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培育的大市场。教育要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早改早主动,不改革就做不出大文章。我多次强调,我们是一个穷省、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公共服务负担很重,穷省办大教育,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但仅靠增加投入也不行,一定要巧干,通过搞活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少花钱多办事。我们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坚持“承天立地”、跟进聚焦,围绕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从必须改、能够改的地方改起,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第一,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的趋向是少管,但要管好。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要树立大教育观,包括大局观念和“大家办”观念,坚持开门办教育、开放办教育、多元化办教育。谁办的教育都是教育,谁发展了教育都对老百姓有利,要鼓励社会办教育,有问题加强管理就是了。政府要保基本、兜底线,该负的责任一定要落实,切实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敢于放开,坚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市场行为依法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成效最突出的是职业教育,要鼓励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推进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集团化办学。要改革财政教育拨款机制,打破按编制核拨经费的传统,积极探索财政投入按学生数量、毕业生质量拨款新方式;采用民办公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支持教育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带动社会投入的作用。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开;敢于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利益的局限,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改革教育评价标准,积极推行第三方评价,坚持教育质量要由人民说了算、社会说了算;坚持把高校招生计划与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挂钩,根据“三率”核定招生计划,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人民办教育。在扩大教育开放方面,要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办好一批中外合作学校和合作办学项目。
  
  第二,探索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学校要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深化改革,改进管理、提高质量、提升服务。一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当前,学校的行政化倾向还比较明显,带来了很多弊端。我们要立足于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以及学校内部的依法治理,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立办学主体,实现依法自主发展和自我监督。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近日下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中小学要健全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校务会议,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中等职业学校要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管理理事会或董事会,形成校企合作决策机制。逐步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特别是高校要探索行政权、学术权相分离,让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能够真正独立发挥作用。二是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坚持素质与能力的评价导向,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坚决纠正以分数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倾向。特别是现在高校教师的职称、工资甚至社会地位等主要是和发表论文挂钩,而和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实际作用挂钩不够。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将自主创新、自主贡献、产学研合作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从写论文、评职称封闭循环向重市场、讲效益的开放循环转变。
  
  第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机会均等,如果教育不公平,竞争的起点就不同,就难以保证机会均等。当然,绝对的教育公平目前是做不到的,但要保障基本公平和相对公平。比如义务教育,不仅要保证平等免费的入学机会,还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过程公平;非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选择机会,但要由个人承担部分教育成本。所以,我们现在先保障满足九年义务教育,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免费教育以后能不能全面普及到高中阶段,这要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进行调整和引导,用规则和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要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学生资助,确保不使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构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通过强校带弱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利用信息化手段等,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提升教育整体质量。要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在当前城乡人口流动、居住区域变动的情况下,必须坚持保障孩子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能动摇,避免新的教育不公平。要充分考虑城镇化步伐加快的现实情况,按照“一基本两牵动”和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要求,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中同步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农村地区要结合人口和生源变动情况,在严格遵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合点并校工作。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落实跟进,同时根据我省实际实事求是推进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教育改革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攻坚。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更大的魄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要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共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局面。对于调研座谈中大家提出的普通高中学费标准过低、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和资源整合、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及时换届、高校老校区置换等问题,组织、发改、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加以解决,省委督查室(常委办)要督促有关部门反馈落实情况。要通过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努力把教育工作搞得更好一些,为解决当前改革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为推动河南长远发展、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学院路16号   党政办公室电话: 0371-85015000   招生办电话: 0371-85011888   伟德国际(bv1946-源自英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2024豫ICP备17017410号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117号  豫ICP备17017410号